慶余年:是劇情漏洞,還是蘊含深意?慶帝和范閑這段對話令人苦思
在電視劇《慶余年》昨天更新的劇情中,由陳道明飾演的慶帝,和張若昀飾演的范閑,這對傳說中的“父子”終于見面了!
陳道明飾演的慶帝,充分展現(xiàn)了一個知道內(nèi)情的老父親,在即將見到素未謀面的親生兒子時,那種期待與忐忑。在見到侯公公帶著范閑踏入御書房的那一刻,慶帝立馬躲了起來,他躲到書架后,慢慢的挪動著,靜靜的觀察著……
之后的聊天過程中,更是數(shù)次與范閑發(fā)生肢體接觸。我們都知道,人際交往是有空間距離需求的。
人們的個體空間需求大體上可分為四種距離:公共距離、社交距離、個人距離、親密距離。
正常來說,若慶帝和范閑只是普通的君臣關(guān)系,那么兩人之間適用的是社交距離,關(guān)系親近點則是個人距離,回憶一下梅執(zhí)禮和范建奏對時的場面。
但實際慶帝卻進入了親密距離,這就表達(dá)了他個人的親近意愿。相同的還有范閑把玩慶帝視若珍寶的弓箭制品時,慶帝也毫不在意,還阻止了侯公公干預(yù)。
所以傳說中的“父子關(guān)系”,真實性很高!
回到兩人的對話,那段令人苦思,糾結(jié)是劇情漏洞還是蘊含深意的對話:
慶帝:林丞相原來不同意你和婉兒的婚事,現(xiàn)在興許是改變了主意。
范閑:林相就不懷疑,我跟二公子之死有關(guān)?
慶帝:抓司理理的事,是鑒查院的絕密。
范閑:那鑒查院會把這絕密告訴太子嗎?
慶帝:不能!
范閑:那太子如何知道這消息?
這段話從林相對范閑的態(tài)度,突然跳轉(zhuǎn)到司理理之事,再從司理理跳轉(zhuǎn)到太子。跳轉(zhuǎn)頗快,還皆是暗語不曾明言,聽完后腦海中一團漿糊。
其中,起到起承轉(zhuǎn)合作用的就是慶帝的“抓司理理的事,是鑒查院的絕密”這句話。
劇情漏洞?
慶帝說“抓司理理的事,是鑒查院的絕密”,可是范閑在抓到司理理后,為了保證安全,和王啟年商定的可是大張旗鼓回京,吸引所有人的目光,讓各方勢力互相制衡反而不敢有所行動。
回到京都門口,城衛(wèi)、京都府衙、刑部、鑒查院四方勢力爭奪司理理,都是擺在明面上的。林相作為一朝丞相,只要有心,想知道這件事簡直易如反掌。
所以,抓司理理這件事,根本算不上鑒查院的絕密。
那么,慶帝的這句話是劇情漏洞、臺詞漏洞嗎?
蘊含深意?
我們從頭梳理一下整個事件:
林珙被五竹叔殺死后,五竹叔在朱格房間放了紙條通知林珙之死。
朱格帶著鑒查院眾人運回林珙尸體,并上報慶帝。
太子和林相都知道了林珙死訊,然后分別派人約見范閑。
一、太子方:
太子知道林珙是刺殺案主謀,那么林珙死了,他“派了人馬堵在范府門口,指名要讓范閑去東宮”,從興師動眾的做派看來,就是興師問罪的!
所以,反推回去,就是太子知道“范閑夜審司理理”一事,所以懷疑上范閑。
因此,范閑才會問慶帝“既然鑒查院不會告訴太子,那么太子是如何知道的”。
二、林相方:
林相則是“派了宰相府的轎子”,與太子的態(tài)度相比,則是判若云泥,太子形同“綁”,林相則是“請”。
林相原來不同意范閑和林婉兒的婚事,一是瞧不上范閑的私生子身份,二是覺得他自小生活在澹州會缺乏教養(yǎng)。
林相現(xiàn)在改變主意,則是因為林珙死了,林家長子大寶又有智力障礙,林婉兒不僅是女子更兼身份不可對外明言,那么林家下一代沒了支柱。范閑入京后展露了才華,范閑父親好歹也是伯爺兼戶部侍郎,勉強可以作為林家下一代的倚仗。
林相改變主意的前提是,林珙之死跟范閑無關(guān)。
1、若林相不知道司理理一事,自然不會將林珙之死和范閑關(guān)聯(lián)起來。
2、若林相知道司理理一事,則需要先確定林珙之死跟范閑有無關(guān)系。
要確定跟范閑有無關(guān)系,則需要先明確是否有殺人動機。
是否有殺人動機,則取決于范閑夜審司理理,是否從司理理口中知道刺殺案主謀是林珙。
顯然林相是知道“范閑夜審司理理”,所以才派手下謀士去鑒查院對司理理用刑逼問。
結(jié)論
綜上所述,“抓司理理的事,是鑒查院的絕密”,真正所指的,不是“抓司理理的事”,而是“夜審司理理的事”。
也就是說,這里出現(xiàn)了“臺詞漏洞”!這句漏洞可是燒死了不少腦細(xì)胞。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