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個都不能少》: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小康實踐及其空間隱喻
央視正在熱播的電視劇《一個都不能少》取材于西部的扶貧工作實踐。一個叫焉支村的貧困村與一個叫丹霞村的富裕村合并后,在一群基層共產(chǎn)黨人的帶領下,開啟了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扶貧攻堅戰(zhàn),建設起一個生活富足、鄰里和睦、如畫如詩的美麗鄉(xiāng)村。
該劇表現(xiàn)了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強烈愿望,本色地展現(xiàn)出他們在此過程中的人性糾葛及人生面貌,著力塑造了一組日夜操勞、兢兢業(yè)業(yè)、嘔心瀝血為老百姓謀利益的基層共產(chǎn)黨人群像,他們是小康理想與鄉(xiāng)村大同的實踐者與領導者。
小康理想:“最后一公里”
脫貧的原動力
源自儒家經(jīng)典《禮記》里“小康”一詞,反映了幾千年來我國古代人民對于安居樂業(yè)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共產(chǎn)黨人將這個理想付之實踐,正在將其變成現(xiàn)實。
2020年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決戰(zhàn)脫貧攻堅之年,電視劇《一個都不能少》將故事置放在這樣的敘事背景之下,表現(xiàn)共產(chǎn)黨人如何帶領老百姓在脫貧攻堅“最后一公里“的路上解圍脫困,從而取得全面奔小康的勝利。
劇中貧困的人想脫貧、脫貧的人想更上一層樓過上富足的日子,大家都充滿著對脫貧致富的渴望,這也是他們改變?nèi)松脑瓌恿ΑR灾Р繒?role>趙百川
鄉(xiāng)村大同:致富的路上
一個都不能落下
劇中的焉支村多年未能脫貧,在上級領導縣委蔣書記的要求下,將貧困的焉支村合并到富裕的丹霞村,通過共同富裕的道路攻克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難關。
這是兩個本是世仇的村子,丹霞村修路挖了焉支村的祖墳。電視劇一開場就是兩村的人因為矛盾而鬧得不可開交。然而,為了打贏焉支村的脫貧攻緊戰(zhàn),以趙百川為代表的丹霞村共產(chǎn)黨人毅然克服前嫌,說服群眾,整體接納遭受特大泥石流災害的焉支村民眾,并且一視同仁地給予脫貧攻堅路上的幫扶。
兩村后并后,原焉支村一些村民把不愛衛(wèi)生、不講文明的一些習氣帶進了丹霞村,并且在分配扶貧牛、承包大棚、承租商鋪等方面,焉支村的一些村民都讓老丹霞村民看不習慣,引發(fā)了一連串的沖突。
新合并之后的丹霞村委員干部們,傾盡全力、苦口婆心地化解了其中的沖突,彌合了新舊村民之間的矛盾,最后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。
人物群像:人性博弈與
領頭羊形象
事實上,脫貧致富的關鍵還是人。該劇通過表現(xiàn)兩村合并之后的新丹霞村進行脫貧致富“最后一公里“的攻堅戰(zhàn),塑造了相伴相生的兩組人物群像,一是以姜大嗓、三不沾、賈吉祥等為典型的貧困戶人物群像,二是以村支書趙百川為代表的村委會人物群像。
在前者的人物群像中,有身體致殘而不能做重活,有家底太薄等客觀原因導致家庭的貧窮;還有因為性情懶惰、不思進取、有便宜就占、偷奸耍滑等主觀原因造成不能脫貧的……這組人物群像表現(xiàn)出人性的復雜,也揭示了扶貧工作的艱巨性。
該劇使用大量篇幅來表現(xiàn)趙百川等村委會干部與姜大嗓、三不沾、賈吉祥等貧困人群進行人性的博弈,通過啟發(fā)、幫助、引導貧困群眾,從而使他們不再等靠要、靠自食其力與奮發(fā)圖強而最終脫貧致富。
該劇主人公趙百川,是新舊丹霞村的村支書。他是西路軍的后人,本身也是軍人出身,做事果決,信念堅定,重情重義。他是美麗鄉(xiāng)村建設的引路人,是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領頭羊。
他帶領其他村干部如
在這組人物群像中,有一個縣委書記蔣書記,他給予村委會以政策支持、方法指導、資金照顧,甚至不辭辛苦地親自給村民上課,進行思想啟蒙與精神扶貧。他是丹霞村脫貧攻堅戰(zhàn)的領導者、指揮者,是國家扶貧工作落實到地方的實踐者與執(zhí)行者。這是一個有理念、思想堅定、思路開闊的新時代縣委書記形象。
空間意向:從三大地理場景
到共享祠堂
該劇主要情節(jié)置放在三大地理場景里,一是焉支村,二是丹霞村,三是石頭城。這三大地理場景分別有各自的符號意義。
焉支村地處山區(qū)。因為自然條件的緣故,加上過度開發(fā),使得水土流失,一場暴雨便產(chǎn)生了泥石流,將整個村莊吞沒,幸虧村干部發(fā)現(xiàn)得早并通知及時,才沒有發(fā)生人員傷亡。這個場景設計符合很多貧困地區(qū)的地理意象,也是導致西部地區(qū)很多人口處于貧窮境遇的空間貧困。
丹霞村的地質條件要好于焉支村,并且在帶頭人趙百川的領導下,早在十年前就已經(jīng)脫貧,成了縣里遠近聞名的富裕村。丹霞村因美麗的丹霞地貌而得名,丹霞不只是景觀,也隱喻著老百姓紅火的生活。
丹霞村多石,趙百川筑石頭城,是為了實踐三產(chǎn)融合的理念。在這里,通過丹霞地質公園的美景,引來游客,并發(fā)展飲食、剪紙、木偶以及秦腔、花兒、太平鼓等本土的特色文化,進一步留住游客。大邊發(fā)展旅游文化產(chǎn)業(yè)的同時,可帶動農(nóng)產(chǎn)品加工業(yè),從而促進種植業(yè),最終完成三產(chǎn)融合。在這里,村里的年輕人還把直播、網(wǎng)紅、Vlog等融入到石頭城的營銷與宣傳之中。石頭城不僅寓示這是一個扶貧的攻堅之城,也隱喻了石頭城是老百姓共同富裕、齊奔小康的新時代平臺。
該劇快結束時,一個兩村共享的十姓人的祠堂矗立了起來,被建在風景宜人的水庫旁邊。這個具有中國農(nóng)村傳統(tǒng)文化特色的建筑意象,隱喻著兩村的精神彌合,用他們自己的話說:“從此就是真正的一家人啦!”
劇中的丹霞村被置于西部地區(qū)甘肅省境,在更大的地理學意義上隱喻著中國扶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與典型性。
(評論員:陳立強)
相關資訊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